潛水教學

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投身到潛水這塊領域,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潛水相關安全的訊息,本篇文章主要是在探討安全停留的重要性,以下分兩部份說明

安全停留

安全停留

先來探討為什麼是要在5米做安全停留?

如果各位有仔細觀察過自己的潛水電腦錶,那應該就會發現,安全停留的深度基本上需要在上升到五米處才會啟動三分鐘倒數,倒數開始後,其範圍可以介於3米-6米的深度。淺於3米或者深於6米,電腦錶會自動停止倒計時。所以不能說必須要100%保證固定在5米的位置,但是浮動深度也不能太大。為什麼要盡量的保持在這個深度呢?其實應該是說,介於這個深度位置海水的絕對壓力接近海平面。安全停留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身體裡的氮分子盡可能多排出去一點。在比較淺的位置做排氮能讓環境壓接近水面,比如5m,約為1.5個大氣壓。在1.5個大氣壓的環境下待了幾分鐘,你的組織能更適應這個壓力,而不至於因為快速地壓力變化而引起氣泡的溢出。
那為什麼停留的深度不能再淺一點?這裡我們來做一個可能比較合理的小猜想,很多搭載潛水員船潛的快艇、螃蟹船等的螺旋槳小船吃水深度是在0.5米左右,雙層或者三層潛水船的螺旋槳吃水深度是在2米左右,大型船宿船的螺旋槳吃水深度是在3m的樣子。所以在5m左右深的位置做安全停留可以避免掉部分水面事故,且在停留期間將浮力棒先打出水面,這樣也可以提醒附近船隻,保障自身安全。

潛水 安全停留

潛水 安全停留

再來就是探討為什麼是停留3分鐘? 這裡就要說明幾個概念:

體循環在醫學概念上一次循環的時間是12-26秒,平均為21秒。所以3分鐘約能做9次體循環。體循環的血液帶走組織裡的氮氣氣泡,再經由肺循環排出體外。1975年,Andy Pilmanis使用高壓艙進行的人體實驗結果表明,在30米深待25分鐘,如果上升時在3米停留2分鐘,用都卜勒偵測到的氣泡少了兩成;如果停留5分鐘,那幾乎偵測不到氣泡。到了1995年,Uguccioni等人提出的報告表明,使用高氧空氣,進行2次潛水,在30米深待28分鐘,上升時如果沒有進行安全停留的話,有84%的潛水員身體裡偵測到氣泡;相同條件下,如果在6米處進行了3分鐘安全停留的話,僅有18%的潛水員身體裡偵測到氣泡。由以上測試得知,有做安全停留確實會將身體多餘的氮氣排出體外。安全停留的本質其實就是減壓停留,在未達到減壓極限的時候只是單純的預防措施。話是這麼說,但是每個人身體素質不一樣,達到減壓極限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,所以(在深度較深的情況下)多個安全停留比沒有好。單純從數據上說話,它其實就是間接減緩了上升的速度。另外需要指出的是,如果一次潛水深度較淺,那麼安全停留的意義其實並不大。因為較深的潛水是由快組織控制,較淺的是由慢組織控制。這個牽涉較深,之後再另開章節討論。

潛水 下潛

潛水 下潛

FBLOGO.gif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水行俠潛水 的頭像
    水行俠潛水

    水行俠潛水

    水行俠潛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